
丝网版转印电化铝—丝网印金的最新方法
发布时间:06-30 作者:小华 来源:深华印材 查看: 次
丝网版转印电化铝—丝网印金的最新方法
华丽美观,色泽鲜艳的电化铝经过烫金机的烫印,展现在承印物上,它那漂亮的色彩赢得了广泛的赞赏。然而有时烫金机也会遇到不适应机械烫金的产品,而客户又固执地不要采用丝网印金,在进退两难时,独特的丝网印版转印电化铝就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烫金机烫印电化铝主要是凭温度和压力,而丝网转印电化铝则依靠胶粘剂的作用。胶粘剂之所以能转印电化铝,是因为电化铝最外层由胶层构成。
在电化铝转印操作时,首先需将所印图文制成丝网版,版上的图文要求清晰。然后再用丝网版在承印物上印一层胶粘剂,而后将电化铝贴其上,再用棉花或海绵在图文部位轻轻一压,待干,撕下电化铝(粘性强的不必等到干,撕时要快),有粘合剂的部位就现出了清晰鲜艳的电化铝图文.
胶粘剂配方是转印的关键。配方要依承印物的性质与电化铝胶层的性质和丝网版适应性等酌情分别制定。配方的粘度、浓度要配制得当。比如,转印布类和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塑料制品及木材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
过氯乙烯树脂 100g
二甲苯 50ml
环已酮 350ml
过氯乙烯树脂也可用聚氯乙烯树脂代替或二种共混使用。聚氯乙烯树脂用低分子量的。转印赛璐珞塑料制品时,可将以上胶粘剂配方中二甲苯改用丙酮。转印有机玻璃制品时,可加一些三氯甲烷。转印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环氧树脂100%。(邻)苯甲酸二丁脂3%~5%,乙二胺12%~15%(浓度太高可加稀释剂)。模切刀 压痕条 刀版弹垫 补底纸 胶条 海绵条 补底纸 压痕模 压痕线
华丽美观,色泽鲜艳的电化铝经过烫金机的烫印,展现在承印物上,它那漂亮的色彩赢得了广泛的赞赏。然而有时烫金机也会遇到不适应机械烫金的产品,而客户又固执地不要采用丝网印金,在进退两难时,独特的丝网印版转印电化铝就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烫金机烫印电化铝主要是凭温度和压力,而丝网转印电化铝则依靠胶粘剂的作用。胶粘剂之所以能转印电化铝,是因为电化铝最外层由胶层构成。
在电化铝转印操作时,首先需将所印图文制成丝网版,版上的图文要求清晰。然后再用丝网版在承印物上印一层胶粘剂,而后将电化铝贴其上,再用棉花或海绵在图文部位轻轻一压,待干,撕下电化铝(粘性强的不必等到干,撕时要快),有粘合剂的部位就现出了清晰鲜艳的电化铝图文.
胶粘剂配方是转印的关键。配方要依承印物的性质与电化铝胶层的性质和丝网版适应性等酌情分别制定。配方的粘度、浓度要配制得当。比如,转印布类和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塑料制品及木材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
过氯乙烯树脂 100g
二甲苯 50ml
环已酮 350ml
过氯乙烯树脂也可用聚氯乙烯树脂代替或二种共混使用。聚氯乙烯树脂用低分子量的。转印赛璐珞塑料制品时,可将以上胶粘剂配方中二甲苯改用丙酮。转印有机玻璃制品时,可加一些三氯甲烷。转印金属、陶瓷、玻璃制品时,其胶粘剂配方为:环氧树脂100%。(邻)苯甲酸二丁脂3%~5%,乙二胺12%~15%(浓度太高可加稀释剂)。模切刀 压痕条 刀版弹垫 补底纸 胶条 海绵条 补底纸 压痕模 压痕线
相关资讯
- 彩盒包装加工有些切不穿是什么原因用补底钢
- 手动模切机怎样选用刀模海棉条
- 刀版弹垫正确安装使用能避免卡纸彩盒模切起
- 刀版弹垫这样选择也能避免纸张模切起毛问题
- 彩盒包装纸箱模切起毛拉丝?防爆胶条来帮您
- 解决刀版弹垫太硬纸板啤不穿的问题
- 模切2200g的灰板纸用哪种硬度的刀版弹垫?
- 刀版弹垫在纸箱包装模切中起到哪些作用
- 刀版弹垫在彩盒包装模切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 刀版弹垫的硬度在彩盒包装模切成型时有什么
- 压痕线不规则会造成哪些模切问题
- 手动啤机用的刀版弹垫自动模切机用的有哪些
- 怎样快速区分垫刀泡棉的质量
- 刀模夹缝胶条使用方法和作用
- 印刷包装刀模为什么要贴垫刀泡棉
- 印刷包装刀模先贴刀版弹垫还是先装压痕条
- 刀版弹垫的选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导致压痕线条移位的因素有哪些?
- 印刷包装模切过程中刀模用的垫刀泡棉起什么
- 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压痕条在模切时偏移
- 压痕线规格选用公式详解
- 反压线选用介绍
- 防爆胶条使用方法
- 刀模板上的刀是如何装入的
- 什么是刀版弹垫?
- 浅析轮转胶印机印刷张力的调节与控制
- 卡纸模切时选择压痕线型号规则
- 印刷材料DULEE反压痕线详细
- 模切刀模要如何选用压痕线
- 模切刀常用规格
- 刀版弹垫胶条起到什么作用?
- 模切彩盒有误差是什么原因?
- EVA泡绵包装材料特性
- 泡绵XPE是什么呢?
- 模具材料模切刀规格描述
- 模切压痕工艺常见技术问题
- 如何处理模切压痕加工中的出现的故障?三
- 如何处理模切压痕加工中的出现的故障?二
- 如何处理模切压痕加工中的出现的故障?一
- 模切刀模要如何选用压痕线
您的浏览历史